新资讯:教育联盟为银川科创新城插上腾飞翅膀

高等教育资源聚集,是西夏区得天独厚的优势。西夏区立足实际,精谋善谋,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2019年联合辖区16所大中专院校组成教育发展联盟。这些年来,西夏区坚持共享共赢、协同发展,积极为联盟院校与企业牵线搭桥,在科研创新、教育培训、人才共育等领域开展多渠道、深层次、全方位合作,校企地合作通道更加畅通、产学研融合桥梁更加坚实,为银川科创新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产业出题科技答题


(相关资料图)

在宁夏,土地盐碱化并不少见。一般情况下,盐碱地种植作物很难出苗。然而,位于西夏区的宁夏五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却如施展魔法一般,让宁夏农垦集团暖泉农场农三队一片未开垦的盐碱荒滩地,在没有经过任何改良的情况下,不仅长出了玉米苗,而且长势良好。

宁夏五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魔法”背后是北方民族大学科技力量的加持,企业引进北方民族大学相关科技成果及关联技术,开展高效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引进及示范推广项目。宁夏五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国清介绍,该公司在北方民族大学科研团队指导下生产的微生物液体有机肥,可将玉米抗盐碱微生物施入土壤,在玉米根际形成优势菌群,这些特殊微生物通过激活玉米抗逆基因的表达,让玉米在盐碱地里成功生长。不仅如此,连续种植3年后,抗盐碱微生物菌群将在盐碱地全面定殖,从而改善盐碱地土壤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

据了解,西夏区教育发展联盟成立以来,西夏区深入开展校企地合作,建立科技型企业持续稳定支持机制,强化教育科技人才对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同时,围绕高校优势学科和科研成果搭建技术转移转化平台,组织召开宁夏大学现代农业成果对接会、首场县域创新成果推介会、葡萄产业专场培训会等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西夏区借助高校资源优势,深入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紧盯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等各项指标任务,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库。截至目前,已备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63家,认定自治区“瞪羚”企业2家、自治区科技小巨人和农业高新技术企业17家、自治区创新型示范企业4家,企业创新活力不断迸发,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共享人才释放创新潜能

“西夏区搭建教育发展联盟,从理念和实践上都是特别好的一件事情,是一种更加全面的政校企联盟。”韩煦说道。他是宁夏大学教育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因为教育发展联盟的建立,他的履历表里多了在西夏区教育局挂职一年的经历。

谈起这一年的经历,他常常感叹机会难得,无论是在拓宽视野,还是能力的提升、对教育的认知等方面,都让他受益匪浅。韩煦说,过去更多地把自己的思路和视野集中在教学研究以及微观的教学课堂上,但西夏区教育局的行政工作系统性更强,常常需要跳出教育看教育。在高校,更看重的是教学科研能力,而要干好教育局的工作,需要规划能力、行政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的“综合作战”。作为一名教育院校的老师,通过一年多的挂职,他对西夏区基础教育有了更深层的了解,积累了一些一手数据和经验。

据了解,自教育发展联盟成立以来,西夏区委组织部积极深入企业、学校,促进高校企业深度合作,以人才带动科技创新。在高校教师到政府部门“挂职”活动中,30余家企业与高校建立校企地合作关系,高校教授入企业开展研发。围绕西夏区重点产业,西夏区柔性引进10名高校专家学者成立西夏区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出谋献策,进一步打造服务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智库。

“下一步,西夏区将积极主动联系高校,与高校教师点对点宣传人才优惠政策。同时,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发放大学生创业补贴,对来西夏区就业的大学生提供生活补贴、购房补贴、人才公寓和共有产权房,吸引高校毕业生来西夏区创新创业。”西夏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道。

打造高校人才栖息地

“特别感谢青年就业见习政策,它为我的人生创造了另一种可能,让我觉得未来可期。”杨梅感慨道。

2021年7月,从宁夏防沙治沙与葡萄酒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毕业的杨梅,满心期待自己能在旅游行业有一番作为,谁知因为疫情等各种因素公司倒闭,刚刚工作两个月的杨梅失业了,刚毕业就失业的她,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求职时光。2021年11月,正在求职期的杨梅偶然看到了宁夏青年就业见习政策的宣传。经过登记申请,没多久,杨梅就被西夏区就创中心推荐入职宁夏杞里香枸杞有限责任公司,成为见习青年的一员。在见习期间,除了政府每月发放的见习补贴以外,公司还额外给予补贴。由于在见习期表现优秀,杨梅在2022年3月被公司晋升为直播组长,每月有5000多元的收入。

杨梅的故事,是西夏区充分发挥教育发展联盟桥梁作用,利用高校聚集地优势,多举措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一季度,围绕高校毕业生就业,西夏区联合银川科技学院等院校开展“小专精”招聘会4场次,参与企业41家,提供岗位740个。同时,发挥孵化基地“双创”功能,打造“创业培训+创业贷款+创业服务”三位一体创业帮扶模式,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创新创业。开发非遗手工、多肉种养等项目,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灵活就业岗位。此外,西夏区还积极开展西夏区青年就业见习企业岗位募集工作,通过实地走访,目前共认定见习基地21家,包含宁夏杞里乡枸杞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康养源食品有限公司等西夏区重点企业,累计吸纳高校毕业生51人。

记者 李阳阳

关键词: